湖北省信用综合服务平台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库

【专家观点】何亚斌:谈谈个人经济体的培育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7 10:41:17

谈谈个人经济体的培育和发展

        ——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个人经济体高质量发展课题组”开题仪式暨“个人经济体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何亚斌

2024.12.18

编者按

       2024年12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个人经济体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中国诚信信用管理集团原高级顾问、我协会特聘专家何亚斌同志,作为主要专家参会并发言。经领导同意,现全文转发他的发言稿《谈谈个人经济体的培育和发展》,以飨读者。

      理由有三。一是有利于会员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思想,何亚斌在“深入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部分,作了扼要而比较准确的阐述。二是有利于会员全面掌握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七大生产要素”配置改革的理论,他对要素理论发展史作了系统梳理。三是他创新提出的“三结合”(与七大生产要素相结合,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观点,对会员单位经营发展有指导作用。而且,“三结合论”有了公信力,已有十多家媒体的报道吸收了他的这一观点。每日经济新闻网12月20日首先报道;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方公众号“市场监管研究”23日对这次会议作了官方报道,题为《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个人经济体高质量发展课题研讨会》;接着,《中国市场监管报》、中国改革网、中国经济网、澎湃新闻客户端、中国质量新闻网、南京大学个人经济研究院相继进行了报道;中国网、中华网等门户网站也都作了转载。

 

湖北省信用服务协会

2024年12月26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好!

       我发言的题目是《谈谈个人经济体的培育和发展》,讲 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为什么”,谈认识;第二部分讲“做 什么”,谈“三个结合”;第三部分表态我为此能做什么,谈我所在的行业协会和可动员的平台力量。

  • 从培育新质生产力成长机制高度,认识个人经济体 高质量发展

      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点,认清新质 生产力的形成规律,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成长的体制机制 环境,加快推动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整合科技创新 资源,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 深入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的,总书记要求整合科技创新资 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 生产力”。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 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今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了2025年经济工作九大任务,其中第二项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总结起来,新质生产力就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 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 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亟需个人经济体的高质量发 展

      个人经济体的定义,百度上的表述,是指个体通过互联 网和各种平台,依托内容输出等手段,实现个体就业或创业, 进而创造出财富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基于科技成就与 组织模式创新,为创业者提供了优厚的社会红利。王万军同 志等在他们的《个人经济体》(广东经济出版社,2023年1月版)一书认为,“从更为广义的角度来判断个人经济体, 应该将去组织化、去雇主化、去中心化等作为核心评估方向, 重点在于强调是否充分调动了个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呈现出新质态 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三要 素,而“劳动者”成为首要的因素。

       在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大背景下,个人经济体应运而生, 这主要是得益于“生产要素的创新型配置”,让个体创业者 能够以较低的边际成本获得生产要素的使用权,再加上AI 技术的赋能等数字化经济时代的便利,充分利用新质生产力 时代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让 个体的力量可以变得无比强大,使个人也能够创造经济体一 样的经济规模。这是一个巨大的时代红利,给个体创业者带 来了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前景。

  • 以“三个结合”为抓手,促进个人经济体高质量发 展

     我提出“三个结合”的建议:一是与七大生产要素相结 合;二是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三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现分别讲述。

  • 要与七大生产要素相结合——对外解决“要素获 取”、对内解决“要素配置”问题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安排2024年九大任务的第三项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有这样一段话:“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重复这段话,但我认为是依然有效的。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会后第一时间接受新华社等媒体采访、深入解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指出,会议结合民营经济发展新情 况新问题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首先是推动解决公平竞争问 题,保证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 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是民营企业的核心关切。个人经 济体的发展必须在“要素获取”方面给予便利。

       我对七大生产要素逐步形成的漫长历史过程曾作过梳 理。

       从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创始人威廉·佩第1662 年在 《赋税论》中提出“劳动”和“土地”两要素论起,到1803 年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 中首次提出三要素理论即劳动、资本和土地;到1867年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一卷将“资本”也作为生产要素而继 承了萨伊的三要素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生产要素的内涵也 不断得到拓展。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明确把“技术”加入生产要素成为四要素论;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将“管理”纳入生产要素成为五要素论;再到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将“知识”和“数据”加入,由此形成了七要素论。

        这就从思想发展史角度作了系统分析,得到著名经济学 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博导常修泽教授的认同和支持,被 吸收在联名发表的文章《要素市场化配置与产权市场命运— —产权“生产要素生命论”探讨》中(见《产权导刊》2020 年第 6 期)。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延续了七要素论。

        现在个体都在寻找创业机会,都渴望能成为个人经济体。如何发现巨大的机会?最大的时代机遇,就来自于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要从新质生产要素和传统要素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的配置变化中找到更大的机会。

  • 要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解决发展起点问题

       “数字经济”已经连续五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被提 及。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 经济”。5年过去,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九大任务,第二项安排中要求:“积极使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个人经济体是数字经济的产物。

        这里要介绍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 经济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常修泽教授的理论观点。早在1998 年,他就在《21世纪中国企业创新探讨》中探讨了数字化与 “无限制新人”的关系,后来进一步明确提出“超限制的新 人论”(《新华文摘》曾转载)。常教授提出的“超限制的新 人论”与王万军同志提出的“个人经济体”有密切的关联性, 个人经济体应该是数字化时代,“超限制新人”的演变,或者是更高级版。企业要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个人经济体同 样要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抓住这个全 新的红利源泉,高起点起步,高质量发展。

       常修泽教授德高望重,他的理论构建了中国现代产权制 度。我觉得王万军同志的个人经济体理论应当得到常教授的 指导和加持,于是我在今年6月份,约请常教授与王万军同 志在北京相聚了一次,就数字时代超限制新人与个人经济体 的关系进行了深入交流,后来我们3人又在广东东莞观音山 举行的“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上再次相聚,进一步就数 字化时代的个人经济体进行了探讨。

        常教授还为王万军的新书撰写了推荐语,内容如下:随 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这类人群已成为一支越来越重要的社会 新生力量。他们利用平台配置的资源,以个人为中心来组织 社会生产活动,不应被视为传统意义上的“个体户”,实际上已经具有“个人经济体”的规模,迎来了个人经济体崛起 的时代,这为创业者展现了一个全新的红利源泉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前景。

  • 要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解决创业新工具问题

       在AI时代,“一人公司”加几款AI工具就能创业,就能赚钱。一个人作为超级个体,背后是无数的外包团队,甚 至是多款AI工具,这种个人经济体正在蓬勃发展。特别成功的典型就是马斯克,他就是高质量发展的个人经济体。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发展新质生产力部分 明确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AI 赋能,让个人的能力变得更加强大,一个人等于一个团队。这让我们个体创业等于带着一个团队创业,这无疑为个人成为经济体带来了空前的机遇。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这个“团队”会越来越强大,

  • 我能为此做什么

      我是今年5月在南京大学个人经济体学术论坛上认识王 万军同志并接触到个人经济体理论的。我觉得他提出的“个 人经济体”理论,不但是个体创业领域的全新理论发现,也 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全新探索,具有强烈的洞察力和 前瞻性。他提出的“个体组织社会化生产时代”,为个体创业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宏观视角,被我的另一位老朋友广东交 易集团负责人李利君同志誉为“伟大的发现”。而他提出的“平台数字蜂巢创业赋能模型”,又为平台企业打造赋能体 系,帮助更多个体成为个人经济体,提供了微观视角,具有 可操作性。

       我希望,个人经济体在各个领域都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 用与落地。我背后有一个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作为智库专家,我可以提些建议。还有一个行业共享的平台,叫做江苏易交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平台有各类交易机构270家(包括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股权交易中心)。我们之前只发展机构会员,在参加南京大学个人经济体学术论坛后,我就去了常州,邀集了几个省市的产权交易机构负责人,号召要大力发展个人经济体作为经纪会员。我们也会加大赋能体系,让更多人成为个人经济体。

(作者系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党委原副书记)